欢迎来到富宁新闻网! 通讯 QQ 群:231364131 投稿邮箱:1061141379@qq.com 欢迎投稿!   全景富宁网站集群

  • 富宁发布微信公众号
  • 关闭 关爱企业 服务产业
  • 走进红色文山 | 保护红色遗迹,谷留10余户村民无偿将林地归还村集体

    发布时间:2021-06-05 21:24:07  

    富宁县谷拉乡多贡村委会谷留村小组位于滇桂两省交界,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这里成为了滇黔桂革命根据地的发祥地。坐落在附近的山头上的哨所,是当地的制高点,站在哨所上观察,20公里外的情况一览无遗。

    谷留哨所内部环境 刘畅 摄

    这座建立于1934年的哨所,全部由石块垒建而成,至今被完整保留了下来。“我们当地民居盖房子,都要用石头,但是这么多年,没有一家一户去抬一块哨所的石头。”谷留村小组小组长黄丕谋说。今年46岁的他,从小听着长辈讲着红军在谷留村留下的故事长大。在他的记忆里,朴实的当地村民不会说什么大道理,但对红军留下的历史遗迹的保护,都是直接付诸行动。

    2009年,谷拉乡决定将谷留哨所打造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前我们村小组把整座山的林地已经分到农户了,到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时候,分到林地的十几户村民都把土地无偿还给了村集体。”作为村民小组长的黄丕谋当时家里分到1亩地,每年种点玉米能给他带来四五百元的收入。对他来说,也是维持家庭生活的重要经济来源。

    谷留哨所后方连通山洞内的指挥部 孙琴霞 摄

    2012年,谷留哨所建成后,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富宁县学生、公职人员等群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必到的地方。“今年建党100周年,来的人更多,到目前为止已经接待了超过1000人。”

    村民们的默默付出,随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成,逐渐看到了回报。三年前,黄丕谋在村里的三岔路口的“核心位置”开了个小卖铺。“以前来的人不多,光是我们周边几个寨子,都卖不出什么东西,经营小店能养活自己就不错了。”黄丕谋说,现在随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成,小山村里的人流量增加,小店生意也越来越好。自己每个月都要进七八次货,每次进货都金额从原来的一两万元,增加到了三四万元,日子也越来越红火。

    黄丕谋家的小卖铺生意越来越好 孙琴霞 摄

    云报全媒体记者 :孙琴霞 张登海 马喆 刘畅 殷洁

    文山日报记者:李沅璟 唐雪娇

    文山州广播电视台记者:张磊 罗佳贵

    富宁县融媒体中心记者:邝田云 黎莹颖

    (编辑:侯佑琴 排版:张振飞 审核:梁丹)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