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讯 富宁县石漠化土地面积为517.94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9.68%,自然生态脆弱,石漠化问题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石漠化的存在与贫瘠的土壤相互交集,是制约群众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何把脉群众致贫病根,开出致富良方,找出适合石漠化山区发展的路子,成了上海援建干部的一块心病。
产业扶持是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援建干部紧紧抓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推进贫困群众脱贫增收致富作为重要抓手,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2019年,通过实地考察调研了当地群众移种的野生山豆根和一些中药材后,援建干部与省科技厅的挂职干部一起试种了优选的山豆根、金银花等品种。通过试验,发现山豆根抗旱、耐贫瘠性极强,非常适合在石漠化山区种植,种植成本低,产品用途广,市场前景广阔,并能有效地改善石漠化山区的生态环境,同时增加群众的经济收益,更坚定援建干部发展山豆根产业的决心和信心。
上海援建富宁县归朝镇山豆根苗圃基地
为促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上海虹口区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措施,打出一套组合拳。2020年,出资150万元在归朝镇归朝村建成了年育苗约300万株的苗圃基地,年育苗可种植2000亩。基地的建成也为县职业中学提供了教学场地,每年提供5000株苗给县职业中学供学生进行教学实践,为产业发展培养人才。为增强群众致富信心,拓宽增收渠道,夯实群众脱贫致富的后劲,引进上海企业在富宁投资,建立利益链接机制,计划带动群众种植5万亩,2021年,山豆根种植已达1000亩。同时每年向脱贫户提供5万株苗,带动群众种植增收,通过宣传动员和企业带动效应,群众现在种植增收信心十足。计划2022年后引入上海企业到富宁投资建厂进行深加工,持续带动产业后续发展。
富宁县职业中学到基地进行山豆根种植教学
通过上海虹口的帮扶,使得富宁山豆根产业成为当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让更多群众享受到“生态和产业的红利”。群众高兴地说,山豆根产业是大家的希望,是“钱腰包”鼓起来的又一筹码,有了上海虹口的援助,大家干劲十足,生活会越来越红火。
归朝镇龙秋村小组群众在石漠化山区种植山豆根
(富宁融媒体记者:黄彩玲 通讯员:李亚军)
(编辑:徐珺 排版:张振飞 审核:李云淑)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