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富宁新闻网! 通讯 QQ 群:231364131 投稿邮箱:1061141379@qq.com 欢迎投稿!   全景富宁网站集群

  • 富宁发布微信公众号
  • 关闭 关爱企业 服务产业
  • 拼经济 文山在行动 | 富宁八角:满山“摇钱树” 致富“新引擎”

    发布时间:2023-09-05 10:14:00  

    “八角是棵山中宝,一年栽来百年好,八角是棵摇钱树,一年栽来百年富。”这是一首流传广泛的童谣。几百年来,八角与富宁县广大群众结下了不解之缘,尤其是瑶族群众对八角情有独钟,称之为“摇钱树”。

    位于北纬23度的富宁县,距今已有近300年的八角栽培历史。据《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一书记述:“云南的八角开始在富宁县栽培,以后发展到广南、西畴、马关、文山、麻栗坡、河口、屏边、墨江、玉溪等县(市)。”这充分说明了富宁县是云南省八角栽培的发源地。1999年12月,经中国特产之乡推荐及宣传组织委员会评定,富宁县获得了“中国八角之乡”称号。

    虽说种植历史悠久,但早些年,富宁八角管理粗放、产量低,本地没有深加工企业,八角只能进行简单晾晒后形成干果。此外,八角种植户各自为政,储存、运输成本增加,加之市场波动大,八角产业发展一直受阻,群众增收不明显,一时间,大片的八角林因无人管理,杂草丛生。

    如何让守着特色资源的群众实现增收?为了破解富宁八角产业发展瓶颈,近年来,富宁县重新梳理发展思路,把八角作为乡村振兴及富民强县的重要产业来抓,通过规划引领、科技增效、产业链升级、文化赋能等措施,盘活“土特产”,将八角这一特色资源打造成致富的“新引擎”。

    富宁县将八角产业作为“一县一业”创建主导产业和中草药发展重点产业,按照“一核两区三中心”产业布局修编《富宁八角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富宁县八角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负责示范县创建、八角产业的组织指导、工作部署,汇聚职能部门资源,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建的强大合力,产业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富宁县还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西南林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品种选育、丰产栽培、低效林改造、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技术攻关,试验获得技术成果3项,并总结出一套较完整的八角种植管理和八角病虫害防治技术。同时,加强良种选育推广,变“农民培育”为“专家培育”,从源头上提高八角产量、提升八角质量。

    2019年以来,富宁县争取和统筹11个项目2753万元资金,在全县八角主产区开展技术推广示范2.35万亩,建设良种苗圃100亩,培育良种种苗400万株,全县八角科学技术普及率90%以上,亩均产量提升至450公斤左右,产量比改造前提高了2至3倍,群众年增收近亿元。

    富宁县阿用乡发同村村民李文忠看到种植八角带来的收益,便用心打理起自家的5000多棵八角树。如今,原本荒废的八角林又重新焕发生机。“现在我们村家家户户都种八角,今年村里收入高的预计有70万元,户均收入15万元,八角已成为村民重要的收入来源。”李文忠说。

    2022年7月,富宁八角种植加工交易一体化项目在富宁县板仑乡那谢园区开工建设,填补了富宁县没有八角深加工企业的空白,实现了富宁八角产业全过程迈向标准化、智能化、规模化,为八角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其从“小而散”向“大而强”转变,把地方“土特产”做成增收大产业。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可年加工处理八角鲜果10万吨、产八角茴香油400吨,年出圃优质苗50万株,年产值16亿元以上,能直接解决当地200人就业问题,间接带动5000人就业。

    如今,富宁县漫山遍野的八角树迎来了新机遇。截至2022年底,富宁县八角种植面积达69.2万亩,县域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二、全省第一,质量位居全国首列。八角占全县经济林总面积的66%,八角鲜果产量18万吨,产值27亿元。实现八角种植农户户均收入40909元、人均收入9000元,“土特产”八角已成为广大群众的“摇钱树”,帮助群众实现遍地是“黄金”的致富梦想。

    (来源:“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视频素材:富宁县融媒体中心 图片来源:富宁县委宣传部)

    (编辑:董飞 排版:张振飞 责编:郭韦 终审:资云波)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