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讯 为精准溯源摸清国控断面水质不达标原因,寻找解决县境内谷拉河、罗村口滇桂省界国控断面溶解氧不达标的办法,近日,富宁县通过纵横联动开展帮扶调研,深入推进对不达标水体的整治工作,打好碧水保卫战。
国家、省、州、县四级形成纵向联动,提供溯源调查技术支持。由生态环境部珠江流域南海局、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省生态环境厅驻文山监测站、文山州生态环境局组成的技术调查组一行9人,先后查看了断面手工监测点位、调阅水质自动监测站数据、百色水利枢纽工程云南库区及水库干流、支流情况。调查组结合水库污染源分布情况及水库水文情况,对深层水、库区弯道开展现场取样监测,将根据监测结果对可能造成的流体湍流等影响因素作出科学判定。
县政府统筹多部门形成横向联动,配合提供基础保障。为确保技术帮扶的顺利开展,县级多个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向调查组提供库区农业部滩涂规划确认网箱养鱼的控制面积、库区容量及调水基本情况等资料,共提供船只4艘次,出具现场监测数据40余组。
与周边地区形成区域联动,全面了解区域水环境情况。针对流域上游的广南及广西百色市的污染源分布情况,河流上游电站周围生态情况,调查组初步判断不排除流域梯级电站累积效应、湖库效应等作用对断面水质造成的影响。
此次调查组的帮扶指导,为富宁县下步制定科学、全面的水质治理方案,确保出境国控断面水质长期达Ⅱ类以上奠定了基础。
(农恩良)
(编辑:侯佑琴 排版:张振飞 二审:李云淑 终审:资云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