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讯 春日里,走进富宁县木央镇大坪村委会上寨村小组,映入眼帘的是洁净的柏油路面和摇曳的绿树鲜花,满满的生机与活力。
在绿美乡村建设中,上寨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示范带头作用,激发群众建设家园的热情,带领大家整治人居环境,大干绿美建设,全面掀起了绿美乡村创建热潮。经过综合治理,上寨村村内环境卫生成为全镇示范,产业发展顺势而上,村子一跃成为了村美民富产业兴的现代化边境幸福村。
像上寨村这样党群联动、合力建设绿美家园的事例在富宁县木央镇比比皆是。
近年来,木央镇围绕绿美乡村和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立足于生态振兴,不断提升边境环境质量和边民幸福指数。结合“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和边疆党建长廊“四位一体”建设,木央镇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为基础,发动群众在边角地、空闲地、闲置宅基地及庭院进行绿化美化,实现荒地变花园 ,荒草道路变绿美公路,脏乱院子变美丽庭院,抵边村组由“一户美”变“整村美”。
“我们充分利用网格管理的优势,召集群众共同为村庄建设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从村牌、道路、文化广场,再到农耕小屋、党恩墙,逐项落实,多点开花、全面提升。”木央镇木贵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员瞿之能介绍,在绿美乡村建设中,木央镇充分挖掘村寨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田园风光等资源价值,就地取材,化花为品、化树为景、化石为墙,形成“处处是风景、路路见靓点、户户有特色”村寨景观,群众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木央镇将生态优势转为发展优势,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全过程,坚持“一村一品”发展思路,采取“党组织+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等模式,盘活村庄资源,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发展中草药、百香果、烤烟、甘蔗、生姜等特色种植业,同时发展“庭院经济”,建设“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等,拓展群众增收渠道,共享绿色产业的发展红利。目前,该镇发展三七、重楼、滇黄精等中药材4000余亩,烤烟2000余亩、甘蔗6000余亩、生姜5000余亩,新增百香果500亩,万寿菊700亩,发展庭院、菜园经济2000余户。
“家园建好了,群众开心了。现在我们要积极实施更为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确保建设成果能够保持下来。”谈到家乡今后的发展,木央镇大坪村党总支书记李显江信心满满。在党支部牵头下,上寨村建立了人居环境整治“125”机制,即每周组织一次卫生大扫除,每天出门前和晚饭后的“两个十分钟”整理内务,每月开展五星家庭文明评选。同时,各村自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明确了垃圾清运、污水处理、绿植管护内容。目前,木央镇396个村小组已达到人居环境整治1档村庄标准要求,其中,成功评定州级绿美村庄33个。
(来源:云报客户端)
(编辑:冯欢彦 排版:向传帅 二审:吕静 终审:资云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