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讯 近年来,富宁县归朝镇冒塘村以建设“生态宜居的乡村”为目标,实行“政府主导+党员带动+群众主动”的建设模式,全面发起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村庄“颜值”得到显著提升,绘就了“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绿美乡村新画卷。
守护“绿色”,擦亮“底色”。冒塘村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村里百岁以上的扁桃树有36棵,为守护住全村现有的绿色生态环境,冒塘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注重保护和利用好村内自然景观资源,突出本村扁桃树、榕树等植物风貌特色,积极开展绿地认建、认养、认管等群众性绿化行动,发起“古树守护行动”,实现村内36棵古树全覆盖认养、认管,修整村内废弃地、边角地等开辟小菜园3块,建设“党支部小菜园”1块,抚育管护花带600余米,增加绿植、花卉320余盆,守护住了具有田园诗意的“林中村”。
图为归朝镇冒塘村郁郁葱葱的扁桃树
建强“底子”,充实“里子”。完善设施建强底子。党员带头成立“爱国卫生先锋志愿队”1支,聘用村庄保洁员1人、护林员1名,开展爱卫行动宣传30余次,新建垃圾池1个,安装垃圾箱10余个,配置洗手设施2处,建成卫生公厕1座,户厕无害化率达100%;翻新道路300余米,修整排水沟60余米。强化思想充实里子。突出“政治性、规范性、服务性”,翻新村级活动场所,加装公示栏、宣传栏2块;围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主题,打造红色文化长廊和感恩墙,突出党风廉政建设,打造清廉文化墙和清风长廊。夯实产业打通路子。坚持党建引领,扶持壮大党组织领导、村民广泛参与的村级集体经济,不断推进“农业+旅游业”紧密结合,推广“公司+党支部+村集体+农户”的绿色发展模式,修建产业路1条5千米。现公司流转群众土地200亩,每年可获取租金18万,解决就业10人;种植草莓50余亩、桑葚20亩,油茶500亩、甘蔗500亩、扁桃树60余棵,试种“燕窝果”30余棵;养殖生猪120余头,家禽350羽;外务工人员50余人。
图为清风长廊
图为党支部小菜园
提升“颜值”,扮靓“面子”。推行“党员群众1+N”模式,不断强化推进“一约四会”实施,注重培养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新乡贤,充实“四会”力量并切实发挥作用,将村庄环境卫生等要求纳入村规民约,组织制定公共场所文明公约,增强群众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同时开设了“文明风尚红黑榜”专栏,按照“生活美、家风美、厨厕美、居室美、庭院美”五美要求积极组织村民共同评选出“五美庭院”3户,构筑起党员先行先动,“示范户”带动,群众齐动的良好格局。截至目前,共开展卫生整治活动30余场次,“绿美先锋行”活动15场次,清理卫生死角盲点盲区65个,完成垃圾清理3余吨,设计小广场1个,打造小景观5处,开辟农家小果园5个。
图为群众自主投工投劳建设的小广场
图为“五美家庭”旷天良家自主设计小果园
现在,冒塘村家家户户都动起来、干起来,纷纷依托房前屋后的扁桃树、大榕树,增花添草,规划起了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等,家乡越来越美,日子越过越红火,真正实现了村庄“底子”稳,“里子”足,“面子”靓。
(来源:归朝镇)
(编辑:唐雪娇 排版:尹颖 二审:资云波 终审:周味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