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讯 为解决百色水利枢纽富宁库区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根本问题,富宁县结合实际,围绕库区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工作目标,突出库区移民产业发展重点,多渠道探索库区移民群众致富新路,2019年,经考察,引进台湾“水果笋”种植项目,并将此项目列为后期扶持试点项目。 水果笋试点项目基地位于富宁县谷拉乡立达行政村谷通小组,基地种植规模120亩,项目总投资120万元。 谷通村小组位于谷拉河附近,大规模的山地竹子种植,可以快速提高集镇周边绿化率,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涵养山体水源,净化河道,促进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进而带动乡村观光旅游业的发展。 水果笋为禾本科多年生植物,生产周期短、投入少、见效快、产值高,市场潜力大,谷拉乡交通便利,气温适宜,对竹子生长非常有利。 谷拉乡水果笋种植采取“基地+合作社+移民”的模式,联动做精做优移民产业发展,基地用工优先库区移民群众。 经测算,水果笋种植第一年,水果笋苗较小,采取竹间套栽其他农作物的办法,可实现以短养长;第二年可每亩生产750公斤鲜笋,按照目前市场价6元/公斤计算,可实现毛收入54万元;第三年可每亩生产2000公斤鲜笋,可实现毛收入144万元,可实现利润80万元以上。 今年,水果笋基地每亩用工15个工日,120亩可带动库区移民劳动用工1800个工日,务工增收18万元。到丰产年,预计每年可解决长期用工14人,采笋季节临时6个月,用工40人,每年移民群众务工增收可达48万元以上。“十四五”期间水果笋种植规模预计达500亩以上,实现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实现利润500万元以上。 通过“水果笋”引种示范带动项目的实施,可以根本改变库区移民群众对高新农业的认知,提高移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示范引领移民种植产业转型,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使当地区域农业结构向多元化发展,增加移民经济收入来源。 (杜玉祥) (编辑:唐雪娇 排版:钟晓明 审核:梁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