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富宁新闻网! 通讯 QQ 群:231364131 投稿邮箱:1061141379@qq.com 欢迎投稿!   全景富宁网站集群

  • 富宁发布微信公众号
  • 关闭 文山评议
  • 关闭 我为文山“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
  • 关闭 关爱企业 服务产业
  • 富宁里达:巧力杠杆撬动乡村治理

    发布时间:2023-10-11 09:43:55  

    近年来,富宁县里达镇紧紧抓住政协实施的院坝协商活动契机,灵活运用巧力,撬动了乡村治理的关键点,助推乡村生态、富裕、和美建设。

    里达镇塘子村完小原址因为长期闲置,里面长满了杂草,围墙破烂不堪。通过政协院坝协商,筹集资金将小学校及后面的小山进行改造提升。修整了校内房屋、舞台、操场;围墙通过墙画装扮,让村民们眼前一亮,原本破败的校舍变成一个独具特色的活动室;学校后面的小山建设了凉亭、雕塑、林间小道,成为村民们休闲娱乐的地方。

    里达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彭圣凯告诉记者,完小改造提升后,村民们经常来这里休闲玩耍,曾经又脏又乱、杂草丛生、无法入眼、无法下脚的地方改造成这样,对村民们来说起到了示范效果。目前,镇里正在联系一家药材公司,打算把小山种上药材,既绿化美化又带来经济效益。

    塘子村示范项目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很多村民学着样子建设了自己的庭院,让塘子村环境卫生实现大改变。村民郑礼林200平方米的庭院种上了洋瓜和药材,既美化了庭院又增加了收入。他说,洋瓜藤爬满整个庭院,不仅看着好看,住着也舒心。种植各种瓜果蔬菜还能带来一笔收入,像这个季节,一个星期可以采收洋瓜400斤左右,收入几千元。

    里达镇上黄腊村则依托绿美村庄项目建设资金4万元激发出无穷力量。彭圣凯介绍,过去上黄腊村鸡乱窜、猪乱跑,村庄环境堪忧。利用4万元资金进行污水治理、厕所改造、沟渠清理后,家家户户的鸡和猪实行了圈养。同时,经过村里党员带头组织志愿行动56次,党员群众参与600余人次,整治脏污30处,整治陋习10个,村庄环境得到全面改善。

    良好的生活环境也提升了村民的主动性、积极性。文山州政协趁热打铁,通过院坝协商筹资、筹物,实施道路硬化、裸房改造、修建竹围栏,还把村中的竹林也开发出来,以丰富的竹资源作为绿美文化主题,将绿水青山的“颜值”融入村寨建设,匹配鸟王山生态美景增流量,瞄准景区食宿保障的定位,以绿美农家引游客,用竹艺商品促消费助农增收,一个乡村旅游景点即将呈现。

    村民何芝祥介绍,现在很多村民都爱护自家一亩三分地的环境卫生。因为做不好有“红黑榜”公示,还有村规民约约束,大家都想上红榜,村庄环境维护自然就好了。

    在推进乡村治理的过程中,里达镇将全镇138个村小组划分为162个网格,选配网格长163名,并调整10名民辅警充实到各网格点,形成党建引领、网格联动、一网兜底、综合治理的一体化工作平台。把绿美乡村建设、卫生常态化保洁、垃圾统一清运等纳入村规民约,发动群众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实施“两污”治理和厕所革命,完善村庄公共基础设施。结合村庄特点、民族元素,开展村庄增绿补绿行动,汇聚群众智慧,打造农村、农户微景观。

    目前,全镇138个村小组均达到一档村庄标准,已完成14个州级绿美村庄建设,今年目标是完成20个绿美村庄建设,2024年目标是完成18个绿美村庄建设,并实现集镇、达孟村、小木匠村等55个村小组垃圾统一清运。

    通过村庄治理,里达镇的产业发展也被带动起来。食用菌研发、鸟王山茶园风景区、瓦蚌农村旅游等业态逐渐显现;发展八角2.4万亩,产值3600万元;甘蔗5400亩,实现产值1100万元;油茶2.2万亩,实现产值800万元;食用菌1700亩,产值7000万。产业总产值预计毛收入5.7亿元,纯收入3.3亿,人均纯收入1.42万元。

    (记者:罗佳贵)

    (编辑:罗贤慧 排版:冯明兰 责编:谢思思 终审:资云波)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