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富宁新闻网! 通讯 QQ 群:231364131 投稿邮箱:1061141379@qq.com 欢迎投稿!   全景富宁网站集群

  • 富宁发布微信公众号
  • 关闭 文山评议
  • 关闭 我为文山“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
  • 关闭 关爱企业 服务产业
  • 富宁新房子村:规划建设美家园 民族文化展新篇

    发布时间:2022-08-19 10:18:36  

    富宁县木央镇木杠行政村新房子村小组,全村共有53户223人,全部为瑶族,有党员4人。作为边境少数民族村寨的新房子村群众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用勤劳的双手,民族的团结,劳动的智慧,在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中,全村团结一致,勤劳苦干建设美丽家园,团结互助展现出民族文化独有特色。

    强规划、重传承,草药园变花园,家园变庄园。新房子村作为木杠村瑶族特色村寨,一直以来,给大家展现出瑶族苦干实干精神,靠山吃山,以找草药为生,人人都是瑶医,甚至有将草药传递给下一代的说法,因此,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家庭院周边找块空地将未及时售卖的草药和珍贵的药材种植起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家户户建设了洋房,门口硬化了庭院,草药园也慢慢转变成家家户户的小花园。自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以来,木杠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班子深入走访,了解群众民意,征求群众意见,充分对照“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指标,针对每一个短板弱项,科学分析研判,研究提出建设的具体内容,制定详细落实措施。以保护发扬瑶族传统文化特色为起点,以瑶族的草药文化为主线,邀请专业技术人才,实地勘察了解,充分结合新房子村小组地形地貌、人文风土、生态环境等基本特征,融合群众好的意见建议,开展村庄建设项目科学设计规划,明确建设的步骤、内容等,绘就了建设蓝图,有效做到“一村一方案”,打造出贴合乡村生活,群众满意的小康村,将一处处草药园建设成为一个个小花园,将民族家园打造成为美丽“玫瑰庄园”。

    强宣传、重发动,被动变主动,户建变共建。处在十四五的起点,乡村振兴的起步阶段。新房子村小组在启动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初期,也面临着群众对建设内容、形式、步骤等存在诸多疑虑,部分群众不理解、不主动、不配合。对此,村委会干部、驻村工作队、镇挂村工作队组成工作专班,进村入户召开群众代表座谈会、家庭小会,多形式宣传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政策,解答群众疑虑,主动转变群众“等、靠、要”思想,实现群众由“要我做”为“我要做”转变的良好局面,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积极性。

    面对农村“三堆”“两污”治理难题,补齐村庄环境卫生短板。镇村工作组总结提炼出“两步走”整治方法,在新房子村小组推行环境卫生“三堆清理”销号管理。即对照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6个方面19项指标,对全村53户实行建档管理,指导每户群众自主对家中粪堆、柴堆、草堆进行清理,做到完成一户验收销号一户。村小组、党员带头,组织群众开展村集体公共环境卫生清理,对环境卫生死角进行“地毯式”清理,清除卫生死角,实现村庄环境卫生大变样。

    强保护、重发扬,本色变特色,乡土变文化。“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是体现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差异性。针对新房子村在实地走访调研中存在民族文化表现不突出,民族元素符号较少的问题,专门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对新房子村进行实地设计测量,同时充分发挥群策群建、群建群享共识,召集村上党员和德高望重的老人开展研讨会,破解怎么建、在哪建、建什么的难题。以突出民族聚居特点,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村容村貌,让村小组在建设中实现有亮点、有特色、有文化。采取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将村寨现有枯木倒木、鹅卵石、石块等资源开展建设,融合到民风民俗、产业条件、基础设施中,紧紧围绕党的发展历程,打造出具备瑶族特色文化的文化墙、小花台、小景观和瑶族文化特色村标。

    “以前,我们民族文化活动没有地方开展,全村没有一处瑶族文化标志,现在我们的民族照片被展示出来,到处都是我们的瑶族文化,我每天干活路过都能看到党的发展历程文化墙,作为一名党员,我很欣慰、很自豪。”新房子村党员肖值仙说。

    (来源:木央镇)

    (编辑:唐雪娇 排版:尹颖 审核:资云波)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