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讯 “立夏栽秧产量高,小满栽秧压断腰”,眼下正是最佳插秧时令,在“稻作民族”壮族集聚地富宁县,到处都能看到农民抢抓农时,耙田插秧的身影。 (下者朗村村民耙田拔秧忙) 5月25日,在新华镇各甫村村委会下者朗村,记者看到,天刚刚亮,全村的男女劳力就来到田间地头,耙田,拔秧,栽秧,一派繁忙景象。 下者朗村村民黄世辉告诉记者,全村有128户,良田总面积约500亩左右,村里家家户户都种田,少则一两亩,多则六七亩,村民大部分选择种植杂交水稻,这种大米吃起来口感软糯香甜,今年他家栽种了四五亩。 (黄世辉老人正在耙田施肥) 同村村民黄玉林今年也栽种了4亩水田,说到杂交水稻,她扳着手指给我们算了一笔明细账。 (黄玉林老人搬运拔好的秧苗) 下者朗村村民黄玉林:以前我家栽一般的水稻亩产也就是200多公斤,栽了这个杂交水稻以后,亩产可以到达400至500多公斤,比以前多了差不多一倍。按现在谷子3元钱一斤来算,一亩可以收入1400多元钱。 富宁县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先民们经年累月,日复一日,在驮娘江、那马河、普厅河、郎恒河等众多河流溪谷平坝开垦出的肥沃的稻田,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如今已开垦良田15.9万亩,由此形成了灿烂的壮族稻作文化。广大农民群众在国家种粮补贴的鼓励下,每年满栽满插,粮食逐年增长。 富宁县推广杂交水稻之后,全县粮食每年都有增加,全县上图入库高标准农田15.9万亩,水稻种植面积10.41万亩,水稻产量达4968.6万公斤,单产达478.33公斤/亩。今年,全县已整理水田10余万亩,移栽3.5万亩。 (富宁融媒:吴琪 程顺荣 罗稀) (编辑:唐雪娇 排版:钟晓明 审核:梁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