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富宁县按照“整合项目、聚集资金、整体打造、综合示范”的要求,大力推进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统筹推进绿美城市、社区、乡镇、交通、河湖、校园、园区、景区专项建设,让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绿美建设的福利。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秋风送爽。记者驱车来到正在建设中的富宁县东大门大道。
只见道路两旁种着笔挺的银杏,微微泛黄的树叶与蓝天、白云,以及红色的健身步道构成了一幅多彩的画卷。
道路中间的隔离带上,错落有致地种满了各种常绿植物,在秋日阳光的照射下更显得绿意盎然。
最让人惊喜的是位于富宁高铁站附近的一片花海。以橘黄、明黄为主色调的波斯菊、硫华菊花海中,点缀着粉色、白色的不知名小花,仿佛置身于五彩斑斓的童话世界。
正在这里拍摄婚纱照的一对新人农福开、陆彩英告诉记者,以前东大门大道就是一条宽敞的马路,没有绿化美化,经过景观提升后,不仅环境卫生搞得好,风景也很漂亮,可以打卡拍照的地方越来越多。
与花海一路之隔的是“八角之乡”主题公园,这里种有富宁县的县树——八角树,并搭配银杏、扁桃、大王棕、蓝花楹、异木棉等绿化树种。同时,还建有可供市民休息、娱乐的公共设施。
带着孩子在公园里玩沙的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虽然以前高铁站、东大门大道建起来了,但是各种配套设施不齐全,更不要说有公园、花海了。经过景观提升后,建起了主题公园,除了绿化美化,还增加了很多娱乐设施。每天带着孩子到这里玩耍,非常方便。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东大门大道起于富宁高铁站,与城市交通网络紧密相连,全长约6.5公里。2022年10月,东大门大道景观提升改造项目开工建设,360余盏路灯,10余公里健身步道依次入场。
文山州路桥有限责任公司现场负责人董智慧告诉记者,东大门大道从开始建设到现在,主要完成的有8.6公里的健康步道(总长10.5公里);五个主题公园中,八角文化公园和红色文化公园已经基本完工;中央绿化带也完成了5公里,还有最后的一公里在抓紧施工当中。经过一年的建设,已经完成整个工程量的93%以上,预计在今年的11月底可以完工。
随行的富宁县住建局项目办主任陆政宇介绍说,东大门大道景观提升改造项目全面对标园林城市创建、绿美建设目标要求,以县花(木棉花)、县树(八角树)为主调,搭配银杏、扁桃、大王棕、蓝花楹、滇秋、美丽异木棉等本地适生绿化树种和薰衣草、波斯菊、月见草、硫华菊、格桑花等100余种乔木和花卉,营造了“四季有花、四季常绿、夏季有荫”的景观效果,配套健康绿道和人行步道,沿线规划布局八角之乡、好礼迎宾、红色文化、坡芽情歌、国防教育5个主题公园和多彩花海、邓小平伟人题词等景观节点,项目建成后将增加城区绿地面积约435亩,为市民提供更高品质休闲空间。
陆政宇说,东大门大道景观提升改造项目只是富宁绿美建设“抛砖引玉”的项目。提升改造之后,来到富宁的游客下高铁就能看到绿美富宁。同时,还能改善居民的生活品质,提供居民平日休闲好去处。东大门大道也将成为富宁展现“云南东大门”形象的一张靓丽名片。
据了解,近年来,富宁县认真谋划项目,按照“整合项目、聚集资金、整体打造、综合示范”的要求,多渠道争取资金投入支持,用好东西部协作、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等项目,大力推进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
目前,县城建成区绿地率36.62%,人均公园面积10.56平方米/人,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81%,万人拥有绿道长度1公里以上;积极创建香樟苑小区(一期)、(二期)2个绿美社区;对照省州绿美村庄评定标准开展初评,自评达到省级绿美村庄标准12个,州级绿美村庄128个;完成绿美农村公路139公里,其余2条普通型、3条基础型共108公里正在实施中;自评达到创建标准的绿美校园69所,15所正在创建;完成云南富宁产业园区省级绿美园区申报,并获得省级推荐公示;完成鸟王山茶园风景区、坡芽歌书文化村绿美景区创建。
同时,富宁县还不断完善市民公约和村规民约,完善城乡基础设施维护、公共服务设施维护和环境卫生保洁等制度,引导群众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相关部门还结合实际分别制定相关领域绿美建设后续管护方案,统筹推进绿美城市、社区、乡镇、乡村、交通、河湖、校园、园区、景区专项建设和管理使用,坚持绿美建设长效抓、一直抓,全域打造现代化新城乡,推动富宁城乡“时时”绿美,让群众共享绿美富宁“新画面”。
(记者:唐俊 代高鹏 黄忠艳)
(编辑:董飞 排版:李法楠 责编:郭韦 终审:资云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