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讯 11月19日,富宁县举行2023年国家级非遗项目“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暨开芦笙文化传承展演活动。
活动现场,来自县内和周边地区各族群众身着民族盛装,齐聚老寨村院内,共襄文化盛宴。
伴随着古老神秘的铜鼓乐声,龙迈高白彝支系文艺队吹奏着独具特色的葫芦笙,踏着欢快的舞步登场,用一支开场舞《彝族跳宫节》拉开了演出的序幕,令人眼前一亮。随后,《彝族皮鼓芦笙舞》《彝族劳作舞》《彝族情歌》等展现富宁5个彝族支系生产生活、民风民俗的节目轮番上演。其间穿插的彝族服饰展《彝裳锦绣》、壮族服饰展《坡芽情》展示了风格各异、艳丽多彩、精美别致的民族服饰,让观众大饱眼福。活动还邀请了中彝集团文山州彝学会、广西百色市彝学会、丘北县彝学会的演出团队前来助阵,他们带来的《彝族弦子舞》《彝族敬酒歌》《彝家火歌》等,将彝族特有的热情和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最后,演出在《心向北京》的嘹亮歌声中落下帷幕。
“今天的展演活动确实非常震撼,富宁的彝族文化很古老,特别是铜鼓,广西的铜鼓是壮族的,但是没有想到我们彝族玩起铜鼓来也玩得这么好。”广西百色市彝族民间文化研究会会长黄仕华说。
“很高兴能参加这次活动,我们有白彝、白花彝、高裤彝、花彝、黑彝5个支系,希望下一代能把我们古老的服饰、技艺传承下去。”省级非遗项目“彝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柏玉仙表示。
当晚,老寨村院内还举行了篝火晚会。夜幕降临,各族群众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载歌载舞,处处洋溢着欢乐喜庆的气氛。
(富宁县融媒体中心记者:黎莹颖 林汪 刘成帆)
(编辑:唐雪娇 排版:王南 责编:刘虹 终审:资云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