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富宁新闻网! 通讯 QQ 群:231364131 投稿邮箱:1061141379@qq.com 欢迎投稿!   全景富宁网站集群

  • 富宁发布微信公众号
  • 关闭 文山评议
  • 关闭 我为文山“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
  • 关闭 关爱企业 服务产业
  • 马关县培育长叶苏铁苗木超600株

    发布时间:2024-11-04 15:09:02  

    文网讯 近年来,马关县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力度,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开展野外回归人工繁育,古林箐自然保护区内人工培育的长叶苏铁个体数量已超过自然个体数,长叶苏铁不断得到有效保护。

    长叶苏铁(C.dolichophylla)是分布于马关古林箐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一重要物种,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群数量稀少,已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极危种(CR),是云南省2010年版62种极小种群保护野生植物之一。2015年11月,保护区工作人员在野外巡护时发现一株长叶苏铁果实成熟,由于面临被盗采的风险,工作人员随即采集了种子并实施长叶苏铁二代苗木培育,当年播下650粒种子。

    2021年1月,古林箐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与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达成合作,开展长叶苏铁的人工繁育与回归研究,开始了守护计划。此后,在桔子园管护站建立1个长叶苏铁野外回归基地,利用人工辅助措施扩大长叶苏铁种群和个体数量。将2015年播种培育的5年生长叶苏铁二代苗木550株移植至基地,开展监测研究,并完成了长叶苏铁在古林箐自然保护区本底资源专项调查。据调查,长叶苏铁在古林箐自然保护区内仅博甲管护站范围有分布,分布点44处,幼苗、中龄株和成熟株总计140株。

    2024年4月,回归基地内12株长叶苏铁首次开花。10月,基地内开花的2株长叶苏铁雌株果实成熟,保护区工作人员从一株上采集到种子522粒用于培育第三代苗木,另一株的种子则自然传播,这些种子会被野生动物撒播至基地100米半径范围。这一切代表着长叶苏铁繁育与回归已经完成了从种子到种子的人工繁育过程,守护圆满成功。

    据了解,自2021年以来,古林箐自然保护区已培育长叶苏铁苗木600余株,保存成活植株近500株。设立种群扩展点1个,人工点播种子1000余粒,已发现成活幼苗50株以上。古林箐自然保护区人工培育的长叶苏铁个体数量已超过自然个体数,稳固了长叶苏铁繁衍更新能力,降低了长叶苏铁濒危程度。

    据介绍,目前研究团队正借鉴长叶苏铁保护的经验,选择了其他种国家一级保护濒危物种进行保护,工作进展顺利。

    (通讯员:韦祖瑞 马观)

    (编辑:郭韦 排版:冯明兰 责编:谢思思 终审:徐昌建)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